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俄罗斯、南非、匈牙利、斯里兰卡等国的6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使领馆的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等议题展开探讨。
与会专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步入下一个10年之际,各方期待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推动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和更深层次交流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硬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在过去10年间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雅万高铁顺利开通就是生动例证。”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雅万高铁开通后,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造福沿线民众,带动商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希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协同作用下,未来有更多项目落地,服务两国高质量发展。
老挝国家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副院长康拉曦·乔本潘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老合作硕果累累。作为中老共建“一带一路”标杆项目,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增加了中老两国经贸往来,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基础设施等各领域互联互通水平,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学术所长亚历山大·卢金表示,俄罗斯是中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运营,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期待双方推动中俄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改善了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非洲改善能源结构,提升数字化水平,帮助破解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受到非洲国家的热情欢迎。非洲国家期待与中国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推进现代化事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发展为导向,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下一阶段,为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需扎实努力,落实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真正的开放性,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创造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基础,有助于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对国际社会而言,“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软联通”:发展战略对接与规则创新
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积极构建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共建“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框架。
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主席格拉登·帕平表示,政策协调、规则标准对接等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软联通”,为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启发人们思考全球发展与合作应采取怎样的方式。“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有利于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
国家开发银行学术委员会委员曹红辉说,过去10年,“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投融资方式持续创新,致力于为共建国家带来有效投资,增加优质资产,增强发展动力。当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融资主体、完善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动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
斯里兰卡政策研究所所长杜世妮·维拉孔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斯里兰卡启动了一系列发展项目,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中国为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投资支持。双方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增进信息披露和分享,继续做好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估,共促合作项目取得良好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执行副秘书长陈新认为,提升“一带一路”“软联通”质效,4个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加强合作规划,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合作;倡导绿色发展,共促低碳、清洁、环保;加强数字领域合作,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上述领域合作,需加强共商共建共享,促进政策沟通,制定高质量发展合作规划。在此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已取得多项成果。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方和匈牙利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合作项目清单、产业与投资合作、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经济发展政策领域交流合作和数字经济合作等5份合作文件。相关规划有望更好促进合作对接,实现“软联通”落实到地。
“心联通”:人文交流和信任建设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不断书写互利共赢、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各方需积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更好凝聚思想和价值共识,实现人类文明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认为,“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心联通”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民心相通;二是民意相连;三是民需相向。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各方有必要继续做好战略对接,建立多元立体的人文交流格局,进一步推进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促进共建国家心手相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加强战略互信构建,推动多层次民间交往,有望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鉴古丝绸之路,蕴含深刻的哲学智慧。”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项目主任韦珍玉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印度尼西亚也从中获益良多。期待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架起心与心相通的桥梁,加深共建国家人民间的互相理解和友谊,夯实共建国家之间的互信基础。(记者 林子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