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官方网站

专家共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品牌如何国际化

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官方网站 http://www.zlmzcy.com 2018-11-27 10:33 出处:网络 编辑:@超级管理员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民以食为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品产业蕴含巨大市场。2018年10月29日下午,由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食品报主办,中国食品报网承办的“一带一路”食品产业国际峰会在北京建国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一带一路民族品牌国际化战略对话环节,嘉宾们就民族品牌国际化的之路的品牌,渠道,第三是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专家共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品牌如何国际化

  “一带一路”食品产业国际峰会是以全球各国食品产业及与食品产业相关的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社会组织等为主要参与主体的世界级食品产业盛会。大会依托全球强大的商协会资源平台整合优势,精准对接合作渠道,搭建我国食品产业商会、协会、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品产业之间资源互通、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国际间合作交流平台。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GFSF)秘书长姚远,贵州茅台集团、贵州省仁怀市怀匠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光智,环球网副总经理陈云海,中国食品报网品牌部主任刘鑫淼,盛林蓝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化礼等参加了本轮讨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建立更多行业标准

国内有很多产品很多行业都出现一个行业是代购,国内游奶粉还要去国外抢购,甚至马桶盖也去国外抢购,很多人提出国内标准低,国内质量不高。

  对此,钟光智认为,这个话说得太死。从品质管控来说,我们100多道工序,打造出的一个稳定的产品是我们分分钟,秒秒钟都遵循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品质这块是我们的根本

  姚远认为,“一带一路”的标准语国际接轨不如自创标准,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应该建立我们自身的标准体系。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包括GAP,包括哈斯博(音译)认证等等相应的国际标准,每一年不知道从中国拿走多么海量的利润。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发起国,我觉得我们应该建立起多行业的标准体系。

  品牌国际化要“沟通”和“求同存异”

  刘鑫淼认为,关于品牌要想走向国际首先第一个要解决品牌名称问题,常说的是“易识别,易记忆,易传播”同样理念用在国际传播也一样。同理我们也知道一个品牌要想“走出去”也要让国际认知所以我们认为品牌从名称是第一步,下面还有很多工作,名称国际化以后还要考虑到形象是不是也要国际化。比如说我们标志的设计,我们的统一的主题形象是不是更简洁一些让大家过目不忘,这个在国际上有很多品牌值得参考。

  陈云海认为,品牌的国际化不单纯的仅仅是名称的国际化。国内一些企业“走出去”遇到的窘境,但这不是核心也不是根本。根本是我们的品牌真正“走出去”,我觉得作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中国民族品牌品牌自信,用我们的民族方式意味要求海外受众和消费者,让用户习惯我们中国文字,这个本身不合适。名称改变是一种变通是一种融合。

  品牌走出去需要六个字概括第一个词“沟通”沟通包括国际标准化,包含了文化、政府、宗教等等各个领域里面的融合和沟通。所以这个沟通是我们主动的去寻找一种方式,然后去与海外同标融合的方式。第二个关键词“求同存异”,“求同”就是我们求同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尽可能的达成共识,跟渠道达成共识,“存异”是为了更好争取时间,更加及时的寻找共鸣点然后获得我们的“同”相同,从而达到国际化的标准,我们是一步步的这样迈进国际化。

  钟光智赞成“抱团”走出去,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带着我们其他的产品一起去做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联合我们国家优势,互联网的优势。

  据了解,本次峰会是“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的食品行业分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是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一带一路网指导,人民网、环球时报主办,环球网承办的一个以全球各国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主要参与主体的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历时两天,共设高峰论坛及研讨会近20场,来自国内外的顶尖智库、行业领袖、企业精英将分别出席各分论坛。此外,大会期间,将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国新经济发展、国际投资经贸、商协会协同发展等几大板块举行近60场主题演讲、高峰对话、圆桌论坛等,大会致力于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球化、多元化国际商协会发展平台。


0

精彩评论